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资讯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不只是“跑跑腿”!汕尾以全代办服务倒逼项目“加速跑”

2023-08-30 22:16:17 南方Plus

对项目审批程序不熟、需要报送的材料多、审批时间长环节多……这些曾经困扰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如今已迎刃而解。自去年4月汕尾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工作(下称“全代办服务”)以来,已有108家企业享受了该项服务,其中61家企业委托事项已全部办结,收获了很多企业的好评。


(相关资料图)

服务升级倒逼审批提速。全代办服务开展以来,汕尾行政审批事项总用时压缩20%,中介服务及技术审查总用时压缩57%。更简的流程、更短的时限、更优的服务共同为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

“跑腿”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办好证

在汕尾市市民服务广场一楼的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区,代办服务专员郑先生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我们现在一共有4个代办员,为有代办需求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刚刚在电话里向企业介绍了工程建设规划办理的全部流程,讲解了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清单和注意事项,并以文字形式发送给了他们。”郑先生说,待材料收集好后,将由他送到各审批窗口及部门为企业办理相关证件,办理好后再前往领证窗口取件,直接送达企业,让企业家在汕尾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位于汕尾市市民服务广场一楼的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区。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企业“茁壮成长”

“全代办服务真的很全面,除了帮忙跑腿办证以外,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代办员也会替我们沟通协调解决,还会帮我们链接当地资源,让我们外地企业在汕尾跑项目更省时、省事、省心。”纳电(深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先生说。该公司在汕尾投资建设的新材料生产项目主要生产柔性导电材料、阻燃材料,在代办服务的助力下,该公司仅用半个工作日的时间就办理好了变更营业执照信息的事项。

高效周到的服务背后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汕尾瞄准打造代办队伍专业化、流程跟踪数字化、服务机制规范化的工作目标,以“专班+团队+平台”运作模式,围绕企业开办、项目立项、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4个审批流程涉及86个审批事项的全流程服务链条,为企业提供咨询辅导、材料报送、协调催办、跟踪反馈、结果交付等6大类服务,“量身定制”项目报批计划及一次性告知审批清单,形成“一专员、一企业、一套服务流程、一个服务评价”的全代办服务模式。

代办员协助项目办理相关证件。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孕育、出生、成年、结婚、生子、养老,一个项目的成长要经历立项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也有其完整的“生命周期”。“我们率先打造了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企业通过该平台随时查询项目代办进度、评价监督代办服务质量。”汕尾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平台已实现从招商引资、增资扩产、企业开办、项目立项、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到投产达产项目全生命周期“一本总账”。截至目前,已形成2020年至2023年全生命周期项目档案的招商引资项目491个。

数字赋能让项目管理更智慧。汕尾依托“善美店小二”小程序和“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打造了面向企业服务端、代办应用端和行政管理端的“三大智能移动端”。其中,企业服务端面向投资企业,提供专属店小二、项目问询、一次性告知清单、全链条跟踪查询等功能建设,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代办服务;行政管理端面向领导和部门,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项目审批、代办服务等进行数字化监测,可从宏观到微观查询项目“一本总账”,提供决策参考。

“边代办边挑刺”倒逼审批流程优化提速

“代办过程总体很顺畅,但也发现了一些办事堵点问题。”代办员郑先生告诉笔者,在方便企业办事的同时,自己也亲身体验了各窗口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能,熟悉掌握了各事项的办理流程,真正做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进而找准、查实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代办员前往项目地进行实地勘察。

“一开始我们只知道要办理一些证件,对具体要办什么、从何办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都是一头雾水。多亏了代办员帮忙细心梳理、全程指导,太感谢了!”力麟智能信息系统生产服务项目有关负责人康先生感谢道。汕尾以“数据跑路”支撑代办服务主动靠前,构建平台工程项目审批事项、证照、数据、系统“四位一体”关系模型,通过模型自动研判、分析项目进展,由代办员智能化导办确认后形成“一张表单”,一次性告知企业下一阶段需要办理的事项及材料。在代办员的全程指导下,力麟智能信息系统生产服务项目顺利完成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办理,为项目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

全代办服务开展后,汕尾创新将行政审批事项和对应的中介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实行“捆绑”。截至目前,汕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总用时减少至25个工作日,较原审批流程减少7个工作日;中介服务及技术审查总用时减少至82个自然日,较原用时减少110个自然日。

南方+记者 陈欣欣

通讯员 张宝诗

【作者】 陈欣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