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刘海勇 李欣怡
(资料图片)
“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传承是中国画创新之源。而写意精神作为中国画的核心,在历史上以特殊的传习体系绵延至今,当下的高校中国画专业招考与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中国画的民族特殊性有效传承与发扬,却面临着不少困难。
资料图片一、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画招生与教学现状
问题有三:一为招生科目设置不符合中国画专业素质要求;二是本科有效专业学习时长被压缩而无法完成原计划的课程目标;三是大量师生关于中国画作民族艺术的特殊性(写意)的体认不够坚定。
目前国内主要美术院校中国画的培养模式广泛采用的是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构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明确和推广,一般低年级从中国画基础技法、临习经典开始,过渡到高年级后增加写生和创作的比重。
近年来,中小学对美术与书法教育重视提升,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乃至美术培训产业发展迅猛,通过艺考为高校输送美术人才。就2021年而言,八大美术学院招录合计为11785人,另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每年招生240人,总量比上世纪末增加了数倍,总体上考生专业基本功有提升,但专业拔尖者增量并不明显,尤其是其中的中国画专业招录质量不容乐观。
招录机制具有指挥棒功能,其导向直接影响到人才选拔与后续教学培养质量。中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在思维方式、观察方式、表现语言、材料媒介等方面皆有巨大差别,所以招生考试的方式与基础素养要求必然需有区别,我们的课题组在四年间走访了全国八大美术学院,经考察和研讨发现,在现行的艺考招考中,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高校98%皆按美术学学科大类招生,考试科目为素描、速写、色彩三门;新世纪以来,唯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坚持单列开设中国画专业考法(根据中国画专业特殊素质基础要求来设考试科目),每年共招约95人。这种现状反映出全国高校艺考中的中国画专业招录的“国族艺术特色要求”与招录方式设置严重脱节,生源质量不稳定(高考前有中国画笔墨基础者逐年在减少),相对设计类等热门专业竞争力较低。
资料图片中国画专业本科的大类招生方法强调考察考生写实能力与具象观念,在入学后转换为笔墨写意能力与写意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观念一旦固化更难改变。现状中,有些院校的中国画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中,一整个学年并没有安排以毛笔进行绘画的中国画教学课程,仍以素描为主。
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大部分学生为了备考研究生考试(文化课与专业)又会占据近一年的专业学习常态时间。这样算来,此类高校实际上留给学生真正有效学习时间仅为大二上下学期与大三上学期,共一年半时间,作为对中国画艺理的系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这已然是导致中国画专业在人才培养成效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危机在于毕业生的艺理不够兼通 、笔墨不够精良 、视野不够开阔三个核心问题。
“艺理不够兼通”,反映在对笔墨与气韵、写意与写心、格调与境界等作为中国画传统的优秀内核认识够不清醒。工笔写实远多于意笔写意,精细刻画远多于畅神写心,反映小我世界的远多于大我境界。应将笔墨结构与精神图式作为传习的核心,从观念、审美、理法,上升到人格完善的真善美之道德素养,仁义礼智信之品格追求综合发展的中国画艺术精神。“笔墨不够精良”, 学生笔墨基本功训练的严重不足,故艺术个性更难充分表现于笔下,启发不同程度创造力的方法仍需思考。“视野不够开阔”,反映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文史哲等跨学科素养储备不足,创造性转化力偏弱。中国画需重塑一种作为独特的世界性精神文化在当代存在的功能与定位,换而言之是要明确中国画艺术是以何种高度与阔度的内涵特质,为世界人文艺术发展做出独特贡献,这需要立足民族艺术立场,放眼世界来审视中国画艺术及其学科建设。
二、传统与创新共进——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
1.充分发挥招考环节的导向性
倡议本科招生改革以校考类院设立中国画专业校际联考为试点,形成统一的中国画人才选拔命题与评卷标准,制定链状招录政策;改良考试科目设置与要求,设书法素质测试(形式为楷隶行的三书体创作,工具为毛笔)、中国画传统笔墨素质测试(为保持中国画传统地域流派特色,各校根据学术思想侧重不同选择形式为临摹、命题创作其一,工具为毛笔)、写形素质测试(形式为人物速写或人物线描写生选择其一,工具为毛笔或铅笔碳笔),有条件的高校加试中国画基础理论素养面试。
中国画理论讲师团第二阶段工作计划(1960年11月14日订)硕士入学考试同理,在专业考试考法设计上,注重考察考生中国画传统笔墨的认知能力、夺造化移精神的创新实践能力、中国画理论素养水平等专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博士的入学考试建议可参考综合性大学的审核推荐制度,建立起一套灵活且公正的考察方法,以吸纳有潜力的学生。设计更为灵活考察学生笔墨功底、学术视野、综合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法,以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套路化的应试型备考方式,从而真正发挥招生机制的能动性。这种符合中国画艺术发展(含传习)规律的招考改革,势必对考本考硕考博的各类培训机构产生导向作用,长远来看亦会影响到中小学生对中国画的正本清源式的学习与体认。
2.“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曾主持教育部课题《“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历经四年走访调研,以全国八大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内高校现阶段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提出了“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试点实践。
首先,从艺术体认层面,将“两端”由原中西艺术和绘画涵义拓展至中西两大文化语境的互鉴,以体现新时期全球化、艺术民族性、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架构文史哲与中国画专业课程融通的完备课程体系,强调问题意识与独立精神,深入研究中国画传统艺术规律与现代意识这两端。重视中国画理论和传统理法的研究,学习中国文学、画论、书法、篆刻等课程。实现文、史、哲互为体用,重传统,厚基础,求出新,改善学生的思维局限、视野不够开阔问题。
资料图片进一步从教学体系层面,将“三位”由原临摹、写生与创作结合的中国画教学模式延伸至新时期、新境遇下的“三位”,强调临摹与写生的视野、技法多元化,坚持守正创新,夯实传统笔墨语言与理法基础,并激发学生创新性转化能力,解决笔墨不够精良与艺理不够兼通问题。提出中国画教学两条路线,一是从宋元工笔入手到大写意,二是从明清兼工带写入手,上溯可学习宋元细笔,下衍可到粗笔大写意。提倡梅兰竹菊与书法的基本功日课,多读书以吸收前贤写意思维方式的智慧,感受与捕捉时代气息,形成自然与生活深层本质对话。强调客观感受,及时捕捉生活中有情趣的创作养料,使传统学习与生活感受有机结合,以变体临摹带动笔墨结构的建构与重构。
最后是从培养目标层面,提出“一体”概念,将原技艺为主的教学目标提升至对于中国画文化关系本体的追寻与探究(即“画体”),复兴传统经典中的“画如其人”目标,并创新转化为“以中国画作为人格表征体”,培养更宽口径就业人才。
重走“唐诗之路”3.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教学环境
以地域文化创设教学环境,以历史与当下时代背景为依托思考学科建设。例如,近三年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围绕浙东地域特色,架构本科社会实践课程,重走唐诗之路,在多地下乡写生采风。利用优势资源,优化教学组织结构。本学院设立有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书画文献研究所、中国画线性研究所、当代水墨研究所等,带动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提升。丰富学习资源,利用中国美院中国画系系藏古代意笔中国画原作,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临摹条件。并持续进行具有本院特色的教材整理编写与更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创多元的授课形式,创建网络课程与慕课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动。坚持到源头饮水,与经典同行,以开拓的视野来传承传播中国画艺术。
结语
陆俨少先生曾提出学画十分法:“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 。”这里我想加上“十分生活”。作画如做人,学画是生活力养成的过程,生活是个性与独立思想的源泉,生命达观,生活有闲而思想清朗。要因材施教、转化气质,让艺术回归生活现场,以精通一门为基,继而打通中国画人山花专业学习,以文史哲来夯实人文知识结构与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在社会生活经历与磨砺中以不断自我反躬来力促真善美内核的探索,以此来真正完成我们的艺术生活。
总体而言,当下中国画人才培养急需重研以意象观作为文脉传承根基之路;重建以临摹仿拟为中心的传习方法;重返以笔墨与写意作为人格表征体的价值观。以笔墨与写意为最大公约数的传习承变中,为人类艺文世界的历史演进中创新生变过程,贡献中国民族艺术“画如其人”实践路径的中国方案。
文|刘海勇(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李欣怡(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助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