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头条 资讯 焦点 回响 资讯 封面报道 生活方式 清单 提问 专栏 论坛 活动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今日热门!曾国藩为什么选择李鸿章作为接班人?1898年6月9日李鸿章签订条约

2023-06-09 04:36:09 萨沙讲史堂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资料图)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曾国藩为什么选择李鸿章作为接班人?1898年6月9日:清朝代表李鸿章和英国代表窦纳乐在北京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地区租借给英国。

根据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规定新界为香港的租界,租期为99年,到1997年为停止日期。

实际上,新界的面积很大,是当时英国占领的香港本岛和南九龙地区的10倍。

就是有了新界地区,香港才能够发展到后来数百万人的城市。

曾国藩晚年为什么选择李鸿章作为接班人培养?

李鸿章绝对不是曾国藩选择的接班人。

名义上,李鸿章确实是曾国藩的门生和幕僚,仅此而已。

李鸿章没有多久就脱离曾国藩的湘军,去老家安徽拉起了自己的武装淮军。

淮军从上海开始第一战,依靠上海的富商和洋人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李鸿章掌握了淮军军政大权,淮军在2年内从6000多人增至7万规模。就战斗力和武器现代化程度来说,淮军大大强于湘军。

李鸿章麾下虽有部分湘军,实际上是独立的,不服从曾国藩的任何命令。

李鸿章的存在,是清政府的政治布局,希望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几个军政力量互相制约,不希望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如果有谁一家独大,朝廷就难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李鸿章的独立,曾国藩心知肚明,却没有能力干涉了,也不敢干涉。

到了太平天国被消灭,最强大的湘军就被朝廷拆散。

相比湘军和曾国藩,朝廷认为李鸿章比较容易掌控,将他的淮军保留下来,继续对抗捻军等武装。

在对付捻军的作战中,曾国藩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却指挥不了淮军。

最终,朝廷只得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令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

至此,曾国藩明白李鸿章已经彻底和他平起平坐,甚至还高出一头。

捻军剿灭以后没多久,曾国藩就背着处理天津教案卖国贼的骂名,直接退休了。

而李鸿章却步步高升,调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大臣,位极人臣。

对此,曾国藩却是满意的:1866年,曾国藩致信陈鼐说“幸鄙人见机尚早……两年间,湘勇遣撤将毕,幸全体面,差强人意。否则变端尚多,岂仅微防之闹,成部之叛哉!”

看看,曾国藩认为不主动解散湘军的话,恐怕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李鸿章绝非曾国藩的接班人,其实湘军根本就没有接班人。

消灭太平军以后,曾国藩就很聪明的将湘军主力解散,捻军被消灭以后湘军除了一部分跟随左宗棠去西北作战,其余几乎不存在了。

这是曾国藩的聪明之处,不愿意犯下功高盖主的禁忌,搞得自己和部下都不得好死。

早在太平天国灭亡之前,湘军就有些将领建议曾国藩反清,取代太平天国自立为王。自古鸟尽弓藏,太平天国被消灭以后湘军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很可能会被朝廷清算

曾国荃攻破南京以后,说洪秀全儿子洪天贵福自杀,后来发现洪天贵福是逃走了。

朝廷以此为借口,痛骂了曾国荃一通,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就是敲山震虎,希望他们主动放弃兵权。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